孙佳山:资本与技术对民族文化繁荣的贡献

2020-08-22 16:43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368

由员工不到30人的工作室游戏科学公司开发的游戏《黑神话:悟空》近日公布了一段演示视频,其中所展现的技术水平和细节,受到国内外网民热捧。在此之前,由六支主要队伍制作的"巫山五线"也因其精美的画面和叙事而受到高度赞扬。有趣的是,开发这两部作品的工作室曾经因为与管理层的矛盾而陷入资金匮乏和人的困境,这再次引起了关于资本力量是否是唯利是图、目光短浅的讨论,损害了中国文化产业的活力和原创性。核心问题是资本是否应该深入到文化产业的创造性决策中去,还是在文化发展中保持沉默。


首先,要避免用比较激烈,概念化,标签化的思维来看待资本的力量。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化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虽然在‘第九艺术’领域,如游戏,动漫等(相对于文学,戏曲,诗歌等传统艺术而言)突飞猛进,但仍是后起之秀。在此之前,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经历了较为复杂的演变过程,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垄断与反垄断,兼并与拆分。一些只有20多年发展的新兴产业,是发达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形成的标准所要求的。诚然,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资本还没有形成足够规范的成熟力量,往往给人以"唯利是图,赚快钱"等负面形象的把柄。但也要看到,资本也有一个自身规模和内在心智成熟的成长过程,这就需要舆论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它的成长。


中国的一些舆论对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看法是正常的,但如果文化产业发展不足,将文化产品原创性的暂时弱点归咎于资本绑架是不公平的。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充分利用资本的力量和优势。没有资本的推动和催化,高文化创造力的技术密集型文化产品的设计就很难实现。"黑神话:乌孔"和"巫山五行",如"乌孔"、"巫山五行",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它们的视觉表现也需要资本力量的介入才能充分实现。


第二,文化产业也需要资金参与解决"卡颈"问题。电影"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一部是迪斯尼的,一部是梦工厂的,都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但没有一部是自己的中国作品。让中国文化产品回归祖国,依靠核心技术的飞跃,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只有掌握了科技密集型文化产品的"核心技术",中国文化产业才能独立自主,不依赖于世界人民的怀旧,否则,我们就无法在文化产业中单独表达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格。(本文作者是中国文学院副研究员)


1598085914578163.jpg


责任编辑:无量渡口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快报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