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灾持续数月,乾隆帝教科书式的赈灾方式

2020-08-31 11:11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150

        乾隆八年(1743年),在北京传教的法国传教士宋俊荣给国内朋友写了一封信,抱怨北京的天气。"信中写道:"北京的老人们说,他们从未见过这么高的气温。"当时,宋俊荣用拉姆塞温度计记录了北京的气温。

        

        后来,中国国家气象局古气候研究部整理和转换数据,得出北京1743年平均气温高达40摄氏度,最高气温为当年7月25日,最高气温高达44.4摄氏度,这是中国北方近300年来最高的夏季高温,至今仍未打破。

        

        40度以上的高温,在清朝没有冷气机和风扇的情况下,人们的悲惨生活是可想而知的。酷热不仅在北京,而且在全国各地都很热。根据同期的文献记载,天津当时"土壤和石头都烧焦了"。"人们热得要死",山西"路上行人被杀",庆城"千里干旱"。"西南地区的树木经常死亡。这些骇人听闻的记录仍然看上去令人震惊。

        

        走在路上,你会看到行人因酷热而行走和死亡,大地和石头都被烤热了,甚至人们利用凉爽的树木也被烤死了。山东、山西、河北、天津、景吉等地特别严重,人民正在遭受无法形容的痛苦。这种高温是两千多年来封建王朝罕见的情况。自清朝成立以来,我从未见过这样的天气。

        

        然而,灾祸是持续了夏季高温,造成了严重干旱。当时,一些官员写信给乾隆皇帝,说这场灾难是由于永正皇帝实施的各种新政策所致,建议皇帝废除新政。乾隆对此大发雷霆,并斥责他们"不讲理"。

        

        旱情从乾隆的八年夏一直持续到次年的五月。大批人流离失所,难以解决温饱问题。大批难民涌入北京,这对皇权的稳定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乾隆皇帝对此深感担忧。

        

        乾隆当时仍是一位志向远大的年轻皇帝,面对如此严重的自然灾害,他很快做出了决定,并与大臣们讨论了救灾计划。

        

        在处理热度问题上,清政府向灾民提供了大量的冰块和药品,并在定点分发给灾民。此外,在九扇门上花费了12000银币,专门用于处理热灾难。在法院的绥靖之后,该市的人民慢慢稳定了下来。下一次干旱是更大的问题。

        

        首先,乾隆皇帝紧急向首都及其周边受灾地区分配了400000块粮食。命令所有受灾州和县对灾害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所有受害者按"赤贫"和"亚贫困"记录,然后根据情况提供补贴。补助费时,发给每人发票,如有假收据,需本人凭票领取救灾物资。在所有受影响地区,都设立了"粥工厂",供流离失所者消费。在古代,干旱常常伴随着瘟疫。为了防止旱灾造成的瘟疫,还要求隔离当地的"粥厂",并由专门人员管理。

        

        虽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救灾措施,但灾区面积太大,乾隆八秋,流落街头的人随处可见。此时,乾隆想出了启动荆州土城工程的办法,让流民去工作,这样大批流离失所者就有了工作,大大减轻了首都流离失所者的压力。

        

        流离失所者

        

        乾隆九年,法院根据当地灾情,规定当地民众应"借小麦籽"和"官方借款费",并在当地官员的建议下,尽快恢复农业生产;此外,在春季,法院还提供了大量的大米和食品,严厉打击了那些企图在该国发财的奸商。"(完)-

        

        这样,持续了将近一年的自然灾害以危险的方式进行,一年后,大多数流离失所者返回家园,恢复生产。

        

        乾隆皇帝画像

        

        因为那是清朝兴盛时期,经过永正十三年的鼎盛统治,丰富的国库,强大的财政支持和当时乾隆皇帝的正确决策,以及教科书上的救灾方式,人民安全地度过了这场自然灾害,而且由于自然灾害在短时间内得到了解决,自然灾害并没有进一步导致人为灾害,而挽救了"康乾盛世"之名。


责任编辑:fafa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快报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