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年前的“利刃” 是被砸出来的还是被锤打来的

2020-12-04 09:49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4013

尼河湾盆地是人类早期向东北亚传播的最早、最集中的证据场所,早在一百万年前就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古人类活动遗址分布密集,被称为"东部奥杜威峡谷",但该地区火石原料联合开发和质量差的特点,制约了打破技术产品的识别和古人类技术战略的解释。


11月23日,记者从中科院古生物与古人文研究所获悉,裴树文研究小组与西班牙高级科学研究委员会历史研究所合作,对泥河湾盆地早更新世粉碎剥落技术进行了最新的研究,揭示了数百万年前古人类对当地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一套独特的技术适应行为。有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考古学和人文科学杂志上。


1607046628241313.png

为了探索泥河湾盆地曾家湾台地周边燧石原料的性能特征,研究团队在这一地区采集石材,进行了砸石,锤石实验,并将出土标本与遗址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砸石芯是最具识别性的产品。砸碎法使用的石芯易产生极性特征,且有明显的砸碎痕迹,使其与锤制的石芯不同。同时,实验研究表明,具有可靠鉴别特征的石片仅占砸片总数的20%左右,大部分砸片与锤片无法区分。"


砸碎法是早期人类石材技术的基本方法。多数学者认为该技术是一种浪费原料的汽提技术。在泥河湾盆地燧石原料的实验研究中,研究人员认为,粉碎法与废块和锤击法相比,产生的块数没有统计学差异,因此前面的观点在这一地区并不适用。此外,粉碎法与锤击法在尺寸,重量,长宽比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对所有废品而言,各粉碎石芯和锤击石芯产生的锐总边数和总边长无显著差异,但锤击法产生的平均锐边长比粉碎法长,有统计学差异。因此,对于泥河湾区曾家湾平台的燧石原料,锤击技术较粉碎技术具有一定的效率优势,但这种优势并不显著。"


研究人员进一步讨论了泥河湾盆地早更新世遗址碎裂技术的特点。从总体上讲,早更新世遗址主要采用锤击法剥落,破碎法作为辅助作用。锤击法以其强大的控制能力和一定的效率优势,在一万年前的泥河湾盆地遗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采用粉碎法并不是为了加强对当地原材料的利用,而是作为锤击技术的补充,以解决在剥脱过程中锤击法不易处理的问题。因此,随着研究视角的更新,粉碎脱衣舞技术更多的是一种古老的人类适应当地资源和环境的策略,而不是一种文化符号。


本研究为泥河湾盆地早更新世遗址粉碎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并指出今后可在中国其他地区开展相关的当地原料试验研究,以了解粉碎方法的特点及其在古人类适应当地资源和环境过程中的作用。

责任编辑:无量渡口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快报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